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美味好吃的做法大全,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做法图解

厨艺录 人气:2.01W
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

端午每年依旧,乡情永种心间

所以这天,不止是一个节日

端午,更是一种情怀

一片碧绿

一缕清香

一根草绳

包裹了传承千年的味道

当沸腾的热水包围了这一抹翠色

它便在水的热浪中翻滚、摇曳

芦苇叶的清香随着上升的温度

传遍了它身体的每一个角落

一糯隐于一苇,至朴至素至简。

💞紫米的主要成分是赖氨酸、色氨酸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叶酸、蛋白质、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,以及铁、锌、钙、磷等人体所需矿物元素。

紫米有补血益气、暖脾胃的功效,对于胃寒痛、消渴、夜尿频密等症有一定疗效。此外,糯性紫米粒大饱满,黏性强。而且紫米清香、油亮、软糯可口,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,具有补血、健脾、理中及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。

它与普通大米的区别,它的种皮有一薄层紫色物质。紫米煮饭,味极香,而且又糯,民间作为补品,有紫糯米或“药谷”之称。紫米熬制的米清香油亮、软糯适口,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,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,因此被人们称为“补血米”、“长寿米”。

用料  

紫糯米(黏黄米) 500克
圆糯米 1500克
豆沙
红枣
葡萄干
蓝莓
红小豆
苇叶
马莲

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  

  1. 采摘来的新鲜苇叶,用清水冲洗干净,捆成小捆,放在开水锅里,煮至变色,10分钟左右,捞出,放在凉水里,浸泡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2张
  2. 马莲择去短小的叶子,冲洗干净,放入开水锅中,煮至叶子变色,有一定的柔韧性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3张
  3. 白糯米、紫糯米分别淘洗干净,泡在清水里(我是早上泡的米,晚上下班回家包的),两种米分着包,混在一起包都可以,随自己的喜好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4张
  4. 红枣、红小豆洗净、泡发,豆沙馅是提前煮好,放冰箱冷冻保存的,用时提前拿出来解冻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5张
  5. 将粽叶(北方大多用的芦苇叶,因为叶片比较窄,要用三、四片)头尾交错着叠放在一起,沾下水让苇叶更好的贴在一起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6张
  6. 拿着苇叶的两端,在苇叶一端的三分之一处,向外或向内窝出一个漏斗状,漏斗尖一定要折严实,防止露米,下面放一颗枣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7张
  7. 加入混合均匀的糯米,放上豆沙馅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8张
  8. 继续填入米和红枣,稍微压紧实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9张
  9. 将苇叶较长的一端折下来,两个角边折进去,盖下来的苇叶,沿着粽子的形状捏紧,取一根马莲,按住一头缠紧粽子,打结,粽子就包好了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10张
  10. 包好的粽子整齐的摆放在高压锅里,锅中加入摸过粽子的清水,再粽子上压上重物,开锅后粽子不会浮起来,也防止煮的过程中米跑出来,盖上锅盖,水开上气后,改中小火,煮50-60分钟,煮好后待气完全释放完
    再打开锅盖,不着急吃,可以一晚上,第二天再拿出来吃,剩下的放冰箱保存,这个季节放了豆馅容易变质哦!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11张
  11. 紫米蓝莓、葡萄干粽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12张
  12. 紫米豆沙粽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13张
  13. 红小豆粽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14张
  14. 红米豆沙粽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15张
  15. 快来尝尝吧!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16张
  16. 香香甜甜,黏黏糯糯

    紫糯米&圆糯米豆沙粽、红小豆粽、黄米豆沙粽的做法步骤图 第17张

小贴士

💞剩下的苇叶和马莲叶包装好,放冰箱冷冻保存,也可以晾干保存,吃的时候提前泡好

💞紫米是水稻的一个品种,属于糯米类,仅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、湖北恩施等有少量栽培,是较珍贵的水稻品种,分紫粳、紫糯两种。 紫米颗粒均匀,颜色紫黑,食味香甜,甜而不腻。紫米是水稻中的一种,因碾出的米粒细长呈紫色,故名。紫米味甘、性温;有益气补血、暖胃健脾、滋补肝肾、缩小便、止咳喘等作用。紫米的保存同大米近似,可放在干燥、密封效果好的容器内,并且要置于阴凉处保存即可。另外可以在盛有紫米的容器内放几瓣大蒜,可防止紫米因久存而生虫。

推荐文章
最近文章